主要论文:
《环保法庭何以有效?——能动司法视角下的实证分析》,载《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4年第6期(CSSCI,与罗玉峰、阮蔷合作,《人大复印资料:生态环境与保护》2025年第1期全文转载)
;《行政审判中比例原则的适用——基于公开裁判文书的实证研究》,《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4期(CSSCI,第一作者,与于晓虹合作);
《行政法院的中国试验—基于24万份判决书的研究》,载《清华法学》2021年第5期(CLSCI,第一作者,与郑兆祐、何海波合作);
From Local Capture to Upper Capture: The Chinese Experiment of Administrative Courts,The China Review, Vol. 22, No. 3 (August 2022), 9–46, (SSCI,二区,与郑兆祐、何海波合作)
《结构如何影响司法实践?—以法院的立案实践为分析对象》,载《政法论坛》2020年第3期(CLSCI,独著,《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0年第12期转载);
《基于政务热线的基层治理新模式—以北京市“接诉即办”改革为例》,载《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20年第5期(CSSCI,第一作者,与金炜玲、孟天广合作);
《“主渠道”定位下的行政复议“司法化”反思》,载《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20年第6期(CSSCI扩展版,独著);
《大数据分析:中国裁判文书上网公开报告》,载《中国法律评论》2016年第4期(CSSCI,第一作者,与于晓虹、何海波合作);
《“互联网+”法治政府建设中的基本冲突及其化解》,载《黑龙江社会科学》2017年第3期(CSSCI扩展版,独著)
《我国司法统计数据的公开:现状与建议》,载《中国应用法学》2017年第2期(CSSCI扩展版,第二作者,与易霏霏合作);
《行政复议的政治功能阐释——基于立法史的考察》,载《交大法学》2013年第4期(CSSCI扩展版,独著);
《行政法基本原则之研究困境与出路展望》,载《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年第5期(独著);
《行政法基本原则重要性与确立标准之再认识》,载《法治研究》2013年第3期(CSSCI扩展版,与黄学贤合作)
《行政复议:制度比较、功能定位与变革之途》,载《法治研究》2012年第6期(CSSCI扩展版,第二作者,与黄学贤合作)。
研究报告:
为党政决策部门撰写多篇研究内参,多次获得有关部门采纳和相关领导批示。
《司法大数据视角反映党的十八以来立案登记制改革成效评估研究(2015.1-2020.12)》,提交最高人民法院
《行政案件管辖改革的成效评估及下一步改革的建议》,提交最高人民法院
《我国环境资源审判庭建设的实际成效与发展建议》,提交最高人民法院
《司法大数据视角下的涉性犯罪评估研究》,提交最高人民法院
《我国法院行政审判中适用比例原则的情况与建议》,提交最高人民法院
《十八大以来我国金融犯罪发展趋势研究报告》,提交最高人民法院
《近十年八大暴力犯罪持续下降 平安中国建设取得重大成就》,提交最高人民法院
《基于12345市民热线的大气污染专题分析报告》,提交北京市相关部门
学术奖项:
2024 第九届中国法律实证研究年会论文一等奖
2022 首届“法研灯塔”司法大数据征文二等奖
2020 蔡定剑宪法学优秀论文奖二等奖(一等奖空缺)
2017 应松年行政法学奖学金
2017 第十二届全国公法学博士生论坛最佳点评人
2016 《中国法律评论》年度最佳作品
2014 中国法学会第九届青年论坛征文一等奖(中国法学会设奖)
2014 江苏省优秀硕士毕业论文
主持课题:
2024 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中的府院良性互动机制研究”2021 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行政诉讼管辖改革的实证研究”
2019 主持国家博士后研究基金第65批面上课题“行政诉讼立案登记制改革的大数据分析”
主要参与课题:
2022 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接诉即办地方性立法的实施及效果评估研究”
2021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优化营商环境的法治建构”
2019 北京市政务服务管理局合作项目“超大城市智能化社会治理应用体系”研究
2019 北京市信访办委托项目(2018)“社会健康指数研究”
2018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基于大数据的智能化社会治理体系研究”
2017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 “新 《行政诉讼法》实施状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