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新闻

通知公告 更多…
清华大学第六届“政治科学前沿理论与方法”论坛成功举办

2019-11-30

2019年11月30日,由清华大学政治学系、清华大学数据治理研究中心举办的第六届“政治科学前沿理论与方法论坛”暨“改革时代的党、国家与社会”研讨会在清华大学甲所第三会议室拉开帷幕。在为期一天半的会议中,40余位参会学者共同就中国政治发展和国家建设的现实经验、学理逻辑和理论机制进行了深入探讨。

清华大学政治学系副教授、数据治理研究中心主任孟天广主持开幕式。清华大学政治学系主任张小劲教授致开幕辞,他表示“前沿”论坛应作为一种守成与突破的联结机制,应成为经典政治科学和新兴交叉学科的联结机制,清华大学“政治科学前沿理论与方法”论坛将持续不断地为广大政治学者提供一个年度思想交流和学术争辩的平台。

与会学者围绕国家建设、比较政治、党建与国家社会关系、政治态度与行为、地方治理的政治经济、信息与政治六个专题分享精彩报告,展开热烈讨论。与会学者研讨议题丰富,方法多元,应用前沿,不仅在中国国家建设和社会治理的各类场景中总结治国理政实践经验,而且与国际政治科学经典或前沿理论展开有效对话,为繁荣中国政治科学事业、在国际社会讲好中国故事提供了智力支持和知识积累。

在题为“国家建设”的第一专题讨论中,南京大学教授王海洲运用实验方法对国歌认知和国家认同的水平和关系进行了测量,为个体国歌政治社会化认知机制和国家认同建构的具体效用提供了实证验证和分析。东南大学副教授张敏指出后工业个体化社会条件下,生活政治这一概念的理论与实践应作为一种新政治行动方式与政治领域予以重视和研究。南京大学副教授张乾友从生物政治对现代个体自我治理和风险管理的视角,阐述了监管型国家的建构逻辑。浙江大学研究员沈永东以党-国家-社会三分建构框架,分析了政府在管理社会组织方面的部分退却以及党对社会组织的主导作用,并指出政退党进对社会和经济生活领域的政策意涵和政治影响。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 教授宋雄伟从复杂性视角尝试为分析国家治理提供一个综合性的“历史情境-话语叙事-治理工具”分析框架,并提出理解中国治理复杂性的三个重要维度。清华大学副教授孟天广对本专题发言进行了精彩点评。

在“比较政治”的第二专题讨论中,南京大学副教授祁玲玲指出妥协缺失是当前美国民主运作最大的困境,她对政治妥协与现代代议制民主之间的关系、美国民主中政治妥协的传统及最新演进进行分析,并采用实证路径对当前政治妥协的态度及制约因素进行探讨。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韩冬临用民粹主义政党数量、选举结果以及民众的支持度三个民粹政党测量指标,分析21世纪以来欧洲民粹主义的发展,发现不同测量方式得到的结果不一致,进而指出现有对民粹主义的研究应进一步分析测量对研究结果的影响。上海交通大学助理教授季程远使用DGIRT前沿方法整合2000-2017年121个国家200多万受访者的全球调查数据,对绩效与政治合法性的关系进行了纵贯时空维度的全面分析。江苏师范大学副教授那传林阐释了当代俄罗斯新国家主义治理范式下在国家认同、有效国家、国家能力三个方面的国家发展前景。中国人民大学马得勇教授对本专题发言进行了精彩点评。

在“党建与国家社会关系”的第三专题讨论中,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果佳基于资源依赖理论对北京市某基金会党建的个案进行研究,发现党建过程中党组织嵌入对社会组织所在关系网络具有正向的积极影响,如资源获取途径更加丰富、组织认同更强等。浙江大学研究员邵立以拆迁案分析了我国存在的“游离于法律之外”的讨价还价现象,并利用调查实验数据对促进或抑制这一讨价还价行为倾向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马得勇创造性地以进化(演化)论视角对威权人格与中国政治文化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阐释,并对个体威权人格特质与历史、文化和政治互动的关系和深远影响作出分析,指明威权文化是中国长期以来政治信任、政治支持,以及近年来兴起的强烈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情感、对传统文化的热衷与追捧等政治社会现象的共同根源。中国社科院助理研究员刘学以崖溪生产合作社和台湾主妇联盟消费合作社为例,从特定社群的经济建构抗争视角,展示了转盘效应如何造成“社会经济诅咒”,以及应对转盘效应可能存在的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两种转译策略。北京大学博雅博士后朱萌在回顾改革开放近四十年来机关事务管理体制变迁历程的基础上,从制度再造(1983-1997)和规范再造(1998-2019)两个阶段予以分期分析和具体阐释。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吕鹏对本专题发言进行了精彩点评。

在题为“政治态度与行为”的第四专题讨论中,北京大学助理教授曾渝以中国的业主大会为研究对象,通过对2009年-2018年地级市面板数据展开实证分析,回答了中国基层公民社会为何能够崛起的问题,并提出应重新审视现代化理论中关于社会、政权与国家关系的传统释义。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郑建君对政治效能感与政治参与影响关系中参与意愿的间接作用效应以及政治信任的调节作用效应进行了探讨,通过10个省8635份公众有效数据的问卷调查发现,参与意愿在政治效能感与政治参与的关系中具有部分中介作用,在低政治信任条件下政治效能感对政治参与的直接和间接影响不显著。清华大学副教授苏毓淞及其博士生刘江锐在肯定既有研究关于中国网络审查机制的发现基础上,考量了时间维度对相关机制的意义,通过运用大量微博数据构建的社会网络分析,对Gary King等西方学者观点形成有力批判。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助理教授马啸以是否经历过土地纠纷为依据将受访者分为两组,实证检验了被调查者对于情境题的回答将在多大程度上与他们在真实情境中的行动一致。他发现随着行动成本的增高,人们对情境题回答的真实性不断降低,启示研究者在使用情境题时需对其可能引发的测量误差予以关注。清华大学助理教授胡悦通过2010-2015年CGSS数据的分析发现,语言治理可有效调节国民自我身份定位、增益人际关系心态,并显著影响其对与政府关系的期待。南京大学副教授祁玲玲对本专题发言进行了精彩点评。

在题为“地方治理中的政治经济”的第五专题讨论中,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博士肖可舟通过对2000年-2018年的中国富豪数据(CSRP)进行拐点回归(RKD),探讨了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辩论一锤定音的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对于中国企业家精神的影响。匹兹堡大学助理教授丁悦对当代中国的道德-法律困境进行了解释,研究发现公众个人会对与普遍道德信仰相冲突的法律裁决感到沮丧,尽管其反映了法律条文;进而对法律裁决赞成与否与政权信任水平的影响进行了检验。清华大学政治学系副教授孟天广运用2000多名中国地级市官员的直接咨询与列举实验等调查数据,发现地级市官员在进行社会经济领域重要决策时对企业和居民有所回应,而非仅回应上级政府要求,并从地方财政模式和中国行政结构方面给予解释。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秦晓蕾将间断-均衡理论用于中国行政政策变迁的研究,利用对1954年至2018年的国务院数据,实证检验了关于间断强度和优先事项的两个假设。清华大学助理教授唐啸利用中国城市环境数据的卫星监测与官方汇报数据,检验了中国官员政治联系对环境排放数据操纵的作用,研究表明官员的庇护-侍从关系会加剧城市环境污染、降低城市环境数据汇报值。浙江大学副教授高翔对本专题发言进行了精彩点评。

在题为“信息与政治”的第六专题讨论中,浙江大学副教授高翔探讨了数字化在国家政治体制重构中的作用,她重点探析了数字化与制度变迁的中国案例,提出在中国国家主导的数字化进程中,党一方面可以通过利用信息技术来巩固其“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权威,另一方面也可以借此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将“权力关进代码的笼子里”。北京邮电大学讲师李乐以北京市某业主共同行动的案例分析了业主共同行动在内部合法性塑造与外部社区治理互动中,通过“家文化”塑造、社区党建“外专引智”、议事会“法理”运作机制等共同遵循公共理性,从而避免业主行为形成寡头政治或派系斗争局面的全过程。清华大学助理教授张开平对2016年周子瑜事件和2018年台湾金马奖事件的微博数据展开了实证研究,比较官方媒体在这两次网络民族主义事件中所起的作用,发现主流媒体在其中扮演角色的变化机制。西安交通大学副教授阎波以“制度-心理-行为”逻辑探讨“一票否决”对基层公务员所产生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表明在一票否决情境下,基层公务员对问责的感知通过影响公共服务动机和组织政治知觉对政策执行产生影响。北京大学博雅博士后彭莹莹运用信访数据描述了当代中国社会稳定的客观现状和变化规律,并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社会管理创新、社会治理现代化所反映的政府理念转变,以及农业税改革、社会保障制度完善、信访制度改革等制度的供给与变迁,系统考察了政府在维持社会稳定中的积极回应。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助理教授曾渝对本专题发言进行了精彩点评。

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党委书记房宁教授莅临会议,并对与会学者的报告进行了点评和总结。他首先充分肯定了本次会议的学术创新性、议题前沿性和清新会风,指出本次会议对于中国政治学研究未来发展的路径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在此基础上,房宁教授从学科发展、学术共同体建设、青年学者培养等角度对青年政治学者提出了期许与建议,鼓励新一代政治学者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为中国政治学的学科发展贡献自己独特的力量。

建国70年,新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改革开放40年,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披荆斩棘共创辉煌。抚今追昔,七十年峥嵘历史值得系统总结;继往开来,四十年改革经验亟需深刻反思。本次会议通过系统总结建国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及治国理政的理论、经验、机制和策略,为在新时代深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我国政治科学的理论创新和知识积累贡献了智慧。

(文清整理)


联系我们

电话:010-62780582

邮箱:skxy@tsinghua.edu.cn

地址:北京海淀区清华园1号

邮编:100084

Copyright© 2002 - 2020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