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新闻

通知公告 更多…
第七届跨代对话“现代化研究中的中国与世界”学术研讨会成功举行

2022-12-05

2022年12月4日,第七届中国政治学跨代对话会在线上成功举办,本届主题是“现代化研究中的中国与世界”。跨代对话会由清华大学政治学系举办,任剑涛教授召集,来自政治学界的20名中青年学者参加了研讨,政治学系张小劲教授、任剑涛教授、杨雪冬教授、于晓虹副教授参加。

政治学系原系主任张小劲教授致辞,对各位与会者表示问候和感谢,对会议主题进行了说明,指出本次对话会是在党的二十大召开后举办的一次重要的学术活动,是政治学界对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积极回应和初步解答。

任剑涛教授对这次会议的举办过程、会议议程和具体内容做了进一步的说明,表达了对跨代对话会议未来发展的展望,并预祝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会议分为“现代化研究的世界视野”、“国家治理的现代之思”、“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审视”、“学科发展与思想观念”等四个专题展开。

第一专题的讨论由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刘伟教授主持。来自中山大学的谭安奎教授、政治学系张小劲教授、政治学系任剑涛教授、复旦大学包刚升教授、云南大学郭台辉教授、外交学院杨晖教授分别做主旨发言,共同探讨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创新同世界已有现代化发展模式之间的比较研究问题。

谭安奎教授认为中国式现代化的自信表现在对各种伦理价值观的再界定,关键在于解决“卡嗓子”的问题,即如何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的自我表达模式,这也正是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提出的背景。张小劲教授就自己对现代化问题的教学经验进行了总结和回报,强调了现代化研究中的比较维度,指出现代化研究从一开始就是在比较中研究和论说的。任剑涛教授对中国现代化发展过程的世界背景进行了说明,并提醒大家注意这一背景所具有的重要意义,指出中国式现代化不能孤立于世界潮流之外,而应该积极主动地融入其中。包刚升教授对世界主要大国在英国崛起之后所经历的政治、经济变迁及其背后的逻辑进行了研究,并将这些国家的现代化历程总结为,由危机、困境、转型、崛起、领先等五个环节所构成的发展逻辑。郭台辉教授按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理论,分别从质料、形式、目的、动力这四个方面对“现代”概念的具体含义进行了解释。杨晖教授强调了作为被研究对象的中国现代化与自主研究中国现代化问题这一行为间的区别,并指出现代化本来是一个进程且不存在弯道超车的情况,将现代化视为项目、工程,就会有对现代化进行冠名的冲动。

第二专题由云南大学民族政治研究院郭台辉教授主持。武汉大学的刘伟教授、中国政法大学李莉副教授、政治学系于晓虹副教授、华东政法大学高奇琦教授分别用实证方法、比较方法等,对国家治理现代化过程中的不同侧面和具体问题进行了细致的讨论。

刘伟教授指出市场经济自发秩序下的经济主体倾向于对自身利益进行精打细算,而政府主导下的市场建设则往往倾向于投资见效快和政治收益高的项目,但最近十多年当中中国政府在很多没有潜力的领域中进行了大规模投资,并成功在乡村范围内建立了市场秩序。刘伟教授认为制度环境的约束性作用和地方权力对市场经营主体的有意引导促成了这一结果的产生。李莉副教授介绍了她对新时代中国民众反腐败效能感的实证研究,并指出其研究中所使用的大部分概念都来自西方学界,面对这一现象我们应该采取比较的视野防止“拿来主义”和“自说自话”这两个极端。于晓虹副教授认为中国式法治现代化建设进程,已经形成丰富且独特的实践,并且亟待系统梳理。中国式法治现代化不仅应该从法学视角来理解,更需要从国家建设的比较角度提供政治学的阐发与理论建构。高奇琦教授认为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有两条路径,其中之一是内生型路径,这需要国家同时具备政体稳定、工业化水平高、科技水平和人力资本水平高这四个条件;另一则是外生型跨越路径,这意味着当国家不具备其他条件时,它就需要拥有良好的外部环境。

第三专题由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副院长高景柱教授主持。来自天津师范大学的佟德志教授、中国政法大学庞金友教授、复旦大学汪仕凯教授、吉林大学彭斌教授、吉林大学马雪松教授、复旦大学熊易寒教授共同就中国式现代化议题的世界意义、可能路径、已有经验和历史逻辑等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佟德志教授从人口规模、共同富裕、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平发展道路这个五个方面,对中国式现代化同西方现代化在相应领域当中的不同与优势进行了介绍,并指出了中国式现代化在这些方面对世界现代化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庞金教授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背景、基本特征和实施路径进行了说明,并强调了全过程人民民主对中国式政治现代化的所起到的关键作用。汪仕凯教授认为中国现代国家建设中实现的中央集权并不同于人们过去认知的西方国家现代化中形成的中央集权模式,指出中国式的现代中央集权是政治的而非行政的、集中的而非分散的、灵活的而非僵化的、教化的而非纯粹强制的、双向互动的而非单方面的。彭斌教授对中国构建新型现代国家的合理性进行了说明,并介绍了新型现代国家如何推动现代化发展进程。马雪松教授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政治逻辑和均衡秩序构建进行了研究,认为历史和政治相结合的角度对中国式现代化进行思考。熊易寒教授认为影子市民社会是理解当代中国的重要概念,它并不是西方语境下的公民社会,而是有着更多私权利属性的市民文化载体,影子市民社会在中国现代国家治理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第四专题由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庞金友教授主持。南京大学的王海洲教授、南京大学郭忠华教授、中国人民大学黄晨副教授、天津师范大学刘训练教授、北京大学段德敏副教授、天津师范大学高景柱教授、中国人民大学陈华文教授从观念史、思想史的角度梳理了现代化理论当中各种重要概念的产生与发展过程。

王海洲教授认为概念史是反思现代化的重要视角,而现象学同概念史研究有着紧密的关联,现象学推动了概念史研究的发展。郭忠华教授对中国式现代化中“式”字所拥有着多种含义,并认为这反映了西方概念移植到中国情景后发生的“概念拉伸”变化,这一问题的本质是社会科学概念移植的问题。黄晨副教授认为“回到历史”这一主张背后的现代理论方法不明,并且同现实政治的关联度太高,且容易同价值判断互相混淆,指出历史政治学研究要同时顾及政治学和历史学两方面。刘训练教授对西方的竞争文化进行了历史考察,认为它推动了古典时代西方德性观念的发展,并在罗马表现出了同希腊不同的政治竞争面向,这点构成了罗马政治相较于希腊更为稳定的原因。段德敏副教授从施密特对现代性的反动中观察到现代国家所具有的隐秘内涵,并将施密特的理论理解为一种反现代的现代性,这体现在施密特将霍布斯中立的现代国家解释为古代服从和保护之间的关系。高景柱教授认为维罗里将共和主义和爱国主义联系在了一起,企图在民族主义和世界主义之间找到一条中间道路。陈华文教授对现代化的时间维度及时间性问题进行了反思,认为时间概念对现代性有着规定性影响,现代性的时间概念是面向未来的,它的根源是基督教的弥赛亚主义,但现代性也造成了空洞、同质的快速时间的产生,这导致了人的异化。

政治学系主任杨雪冬教授对本次会议进行了总结。他对各位学者在年末参会,贡献思想和认识表示感谢。他表示,清华大学政治学系举办的跨代对话会是本系学科建设的重要活动,力图探索一种融合式、思想导向的学术交流方式,推动中国政治学的知识生产方式更新,学术共同体建设。今后,跨代对话会可以在成果产出、影响力扩大上做更深入的努力。

跨代对话会2016年创办,目标是基于中国政治学的发展,在人文社科领域搭建代际交流的平台,提升本学科的开放度、对话性以及知识的融合。先后以“中国复兴的政治学共谋”、“审视政治:人文与法政的科际整合”、“现代人文社会科学与政治学知识建构”、“百年大变局的社会科学汇思”、 “开放世界的重建”、“跨学科视野中的政治理论与政治科学”等为主题举办了六届。

(图文:许超)


联系我们

电话:010-62780582

邮箱:skxy@tsinghua.edu.cn

地址:北京海淀区清华园1号

邮编:100084

Copyright© 2002 - 2020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