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6日-7日,由德国特里尔大学汉学系、德国儒学学会、中国山东大学曾子研究所、曾智明曾子学术基金主办,中国哲学史学会曾子研究会协办的“传统与新命:现代性视域下的儒家思想”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德国特里尔大学举行。
开幕式上,德国特里尔大学汉学系苏费翔(Christian Soffel)教授,中国山东大学曾子研究所所长曾振宇教授,德国儒学学会会长、杜伊斯堡-埃森大学东亚所杜崙教授分别致辞。苏费翔教授对各位前来参会的学者表示欢迎,并介绍了特里尔大学汉学系概况,希望特里尔大学汉学系今后能够与各位学者保持沟通,经常举办这类会议。曾振宇教授在致辞中指出,儒家文明是世界文明形态中的中华类型,在家族相似性前提下,如何发掘与弘扬儒家文明的世界意义,是现代学者肩负的历史使命。儒家思想与西方现代文明有许多相通和有待深入对话之处,许多观念有待通过阐释以获得现代价值,曾振宇教授希望以这次会议为契机,今后持续举办为中西方学者提供交流对话的学术论坛。杜崙教授介绍了德国儒学学会的概况,希望这次会议能够真正推动儒家思想开启它的新使命。
主旨发言阶段,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杨国荣作了题为《儒学的历史内涵与现代转换》的报告,报告从“儒学的原初形态与核心内涵”“儒学的分化与演进”“仁与礼统一的现代意义”“儒学的未来与展望”四个方面阐述了儒学的发展历程、基本内涵及现代价值。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教授任剑涛的报告题目是《以自由为归宿:比较文明视野中的儒家自由观》。任剑涛教授指出,一切文明的出现与维续,都以自由为前提条件,自由缺席,则文明不可能发生,作为中国古代文明精神主干的儒家贡献了心性、限权、经济与人己权界四方面自由思想,但儒家自由观是一种惯习层面的古典文明自由观,需要经由一场结构性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