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新闻

通知公告 更多…
第八届跨代对话“现代世界中的文明与文化”学术研讨会成功举行

2023-12-03

2023年12月2日,第八届中国政治学跨代对话会在北京西郊宾馆第一会议室成功举办,本届主题是“现代世界中的文明与文化”。跨代对话会由清华大学政治学系主办,任剑涛教授召集,来自政治学界的28位名中青年学者参加了研讨,政治学系张小劲教授、任剑涛教授、杨雪冬教授、谈火生长聘副教授、胡悦副教授、张开平副教授参加。

张小劲教授代表主办方,对冒着严寒、克服年底繁忙事务缠绕与会的各位同仁表示感谢和欢迎,对本次会议主题进行了说明。他认为,本次会议选择“文明和文化”这个主体,展现了理解现代政治底层逻辑和制度分叉的学术立意,期待一天的会议,有精彩发言和观念的碰撞。

任剑涛教授对这次会议的举办过程、会议议程和具体内容做了进一步的说明,表达了对跨代对话会议未来发展的展望,并预祝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会议分为“文明与文化的规范理论”、“ 比较视野下的文明与文化”、“ 国家治理与现代文明”、“ 文明研究的世界视野”、“ 政治思想史中的文明与文化”等五个专题展开。

第一专题的讨论由外交学院外交学与外事管理系政治学与公共管理教研室主任、副教授杨晖主持。来自天津师范大学的刘训练教授、清华大学哲学系黄裕生教授、中山的大学童志超助理教授、清华大学政治学系的任剑涛教授、南京大学的张凤阳教授、复旦大学的熊易寒教授,共同探讨了文明与文化的规范理论问题。

刘训练教授认为,严格意义上的西方文明只能是现代西方文明,古希腊、罗马都对其作出了贡献,同时也不应该把西方权利的原规则仅仅列为五种。黄裕生教授对多元原则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他认为自由是多元原则的前提和基础,多元原则既不能反对人的内在自由,也不能反对人的外在自由,自由构成了现代文明的原规则。童志超助理教授对政治极化问题进行了探讨,他认为规范民主理论必须要为政治极化提出解决方案,只有解决了政治极化问题的民主才是个好东西。民主要具有普适性,就必须涉及到代议制政府结构设计中促成政治极化的两大潜在因素,如果不能消除这两个因素,就难以减少摩擦式竞争的强度。任剑涛教授认为,在文明比较的过程中,首先应该对文明和文明体进行区分,其次还应该对文明体的实质性构成要素和它的主导因素以及发展状态进行区分。张凤阳教授对中世纪的行会组织进行了探讨,指出在民族国家缺位的特定的历史背景下行会经由一系列耦合因素,耦合成了一种特殊类型共同体。熊易寒教授认为,事权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概念,所谓的事权就是政府在公共事务和服务当中承担的任务和职责。事权一般可分为四种情况,一个是划分中央和地方的事权,二是划分垂直管理部门和地方政府的事权,这是条块关系,三是划分各部门之间的事权就是条条关系,第四个是划分部门内设机构、所属机构之间的事权等。

第二专题的讨论由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政治学系副系主任何涛副教授主持。来自天津师范大学的佟德志教授、政治学系的张小劲教授、中山大学的谭安奎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的谢韬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的田野教授、南开大学的郭道久教授、政治学系的谈火生长聘副教授,共同探讨了比较视野下的文明与文化问题。

佟德志教授对西方现代化过程中的不同领域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他认为文化现代化对于今天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领域。西方的文化现代化经历了从一体到多元再从多元到一体的悖论性发展过程。张小劲教授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基层治理模式的变迁进行了回顾。他指出基层治理在过去几十年里经历了从放权地方到顶层设计的转变,但二十代以来自下而上治理方式又重新得到了重视。张小劲教授认为在基层治理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对基层的激励和对基层问题的解决之间的不同。谭安奎教授对文明概念的含义进行了梳理,他认为当下人们应该更加重视文明概念中的普遍性内涵,应该在此基础上寻找不同文明之间共处的基本原则。谢韬教授对美国民主的现状进行了总结,他认为美国民主在当下呈现出如下一些特征:第一是政治精英老龄化,第二是国会选举全国化,第三是最高法院保守化,第四是民主党精英化,第五是共和党特朗普化,第六是民主合法性恶化。田野教授将传统中国的制度创新和制度模式总结为礼治国家,他认为殷周之变导致了中国礼治国家的形成,而礼治国家又先于大一统国家在中国诞生,这导致了中国传统国家呈现出礼治和国家相互嵌入的态势。郭道久教授对中国的榜样社会文化进行了探究,他指出榜样社会的制度化、规范化为发挥榜样的引导、激励作用奠定了基础。同时榜样社会的制度规范也需要不断调整的。但制度因素也只是榜样社会中的一个方面,其他层面的因素也要高度重视。谈火生长聘副教授对西班牙民主转型过程中的遗忘策略和发掘策略进行了分析,他认为遗忘策略为西班牙民主转型创造了有力的条件,但它是缺乏正义的转型。发掘策略的选择弥补了当年遗忘策略的不足,要重新找回正义,但它作为政治工具的使用会偏离它既有的目标。

第三专题的讨论由首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王炜主持。来自外交学院的杨晖副教授、吉林大学的马雪松教授、政治学系的张开平副教授、中国政法大学的黄承炳老师、政治学系的胡悦副教授,共同探讨了国家治理与现代文明问题。

杨晖副教授认为中国建构民族国家的资源来自于西方的压力以及对西方现代文明的吸收,这使得今天的民族国家建构在一开始就有着全球性的视野。今日民族国家建构过程中存在着普适性资源与民族特殊性之间的矛盾。马雪松教授对纵向介入与地方政府间协商困境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论述,他指出上级政府介入选择和介入力度都能够显著影响地方政府间协商的责任转化效率,且协商合作的议题属性同纵向介入存在关联。张开平副教授对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话语进行了研究,她认为政治话语是文化的一种载体也是政治动员的工具,塑造了政治规范,并服务于特定的政治目标。现当代政治话语具有汉语传统中的数字意象,数字缩略式政治话语与政治动员存在高度的相关性。黄承炳老师对中国古代的语词变迁及其同场域的关系进行了说明,他认为中国古代的语词和史记之间有很大的张力和距离。总体来说语词作为能指是固定的,但所指的场域是流动的,关于语词的阐释只有放到特定场域当中才有效,从政治学角度来说放到特定利益关系、权利关系当中才能理解它。胡悦副教授通过对144国33年的民意与民主数据进行测量和分析,发现无论在多数选举还是在少数选举中,制度对于催生民主意愿都没有起到作用,民主和民意之间的关系远远不是我们现在理论所能够理解的。胡悦老师同时呼吁给出政治理论层面的研究和解答。

第四专题的讨论由政治学系副教授张开平主持。来自云南大学的郭台辉教授、四川大学的邓曦泽教授、南京大学的王海洲教授、华南师范大学的阮思余副教授、天津师范大学的高景柱教授,共同探讨了文明研究的世界视野问题。

郭台辉教授对人工智能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文明建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论述,他认为信息技术的发达位人们构建了一个经过筛选和重组的世界,这个世界图景具有很强的跨文明共通性。大多数无法掌握信息技术的人都是根据它来理解自身所处的环境的。这就造成了文明建构任务所面临的新问题。邓曦泽教授认为,在现代世界之中,人类所有的基本生存领域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而这些变化背后的第一推动力是知识生产,它也是人类最基础最重要的活动,西方开启的现代化转向也是以知识生产的变化作为动力源泉的。王海洲教授对死亡的仪式性进行了研究,他认为死亡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有仪式性,死亡仪式和共同体、文明之间也有关联。今日的丧葬礼仪一方面有国家化要素的本土化因素,另一方面也有传统带来的在地化因素。阮思余副教授对21世纪的政治发展作出了回顾,他指出21世纪的政治图景可以总结为如下几个关键词:一是危机叠加,二是大国冲突,三是极化外交,四是战争决断,五是经营蜕变。高景柱教授对正义概念的内涵和维度进行了介绍,他认为正义概念的基本含义是得起所应得。正义概念在空间维度上有普适性与民族国家的特殊性之别,在时间维度上有代内正义和代际正义之分。

第五专题的讨论由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政治学与行政学系主任、副教授阮思余主持。来自北京大学的段德敏长聘副教授、吉林大学的彭斌教授、首都师范大学的王炜副教授、中国政法大学的何涛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的陈华文副教授,共同探讨了政治思想史中的文明与文化问题。

段德敏副教授对卢梭同托克维尔思想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讨论,他认为卢梭的自然概念对托克维尔有很大影响,他认为托克维尔在对美国的关注中,企图打破文明与野蛮之间的边界,而这种观念同卢梭的思想高度吻合。彭斌教授认为在现代化的过程中既要走出中国中心主义,也要走出西方中心主义,要基于中国的历史与变革实践发展出能够客观描述和解释中国国家形态变革与社会发展变革的理论。最终目标是复兴吸纳启蒙,通过现代国家构建与现代化来回应全球化与现代化挑战。王炜副教授认为伊壁鸠鲁所谓的快乐主义的核心实际是遗忘,而非快乐。直面痛苦来自于基督教救赎论,对痛苦的化解不是遗忘而是信仰。尼采则号召以勇气战胜痛苦,何涛副教授对身份政治给出了一个新的解释,他认为身份政治的根源可以追溯到宗教改革,身份政治并不应该被简单地理解为标志西方政治文明衰退的迹象。陈华文副教授认为一方面现代国家的逻辑不能被简单地归结为权利原则,现代国家的暴力一面也起到了根本性的影响。另一方面现代国家虽然依赖暴力,但它的制度的建构包括基本权利的设计有可能构成对暴力现代化规范的表述。

政治学系主任杨雪冬教授对本次会议进行了总结。他对各位学者在年末参会,贡献思想和认识表示感谢。他表示,清华大学政治学系举办的跨代对话会是本系学科建设的重要活动,八年来跨代对话会议见证了任剑涛老师对清华政治学的贡献,也见证了清华政治学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它见证了政治学人的代际交替和人才成长。


联系我们

电话:010-62780582

邮箱:skxy@tsinghua.edu.cn

地址:北京海淀区清华园1号

邮编:100084

Copyright© 2002 - 2020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