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下午,2023年社科学院教师学术报告会第五讲在逸夫馆从游空间开讲。两位青年教师王非和张开平为大家分别做题为“自我优势效应的心理与神经机制”和“数字时代的政治传播:宣传、舆论与话语”的精彩报告。院长彭凯平、院党委书记欧阳沁、副书记李颍,以及学院教师、博士后、职工等30余人参加。报告会由副院长王天夫主持,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关系长聘教授阎学通点评。
报告会上,王非介绍了自我优势效应(self-prioritization effect)的概念,即与自我相关的刺激会被大脑赋予更高的优先级。接下来,王非分享了他的团队近期在该领域完成的四项工作。第一项工作使用经颅磁刺激技术考察了左后颞上沟(LpSTS)在自我优势效应中扮演的角色,首次为该区域在自我优势效应中的关键参与提供了因果性的证据。第二项工作结合静息态脑成像数据和机器学习建模,实现了基于静息态脑网络特征的自我优势效应强度的个体化预测,并据此提出了一个新的模型以解释自我优势效应的脑机制。第三项工作将自我优势效应引入药物成瘾领域,考察了海洛因成瘾者的自我优势加工倾向,发现其与药物成瘾强度呈正相关。第四项工作考察了电子游戏玩家对游戏中虚拟化身的加工优势,发现存在一种类似于自我优势效应的化身优势效应,该效应的强度可以预测玩家对化身的主观认同、游戏投入度、游戏成瘾等指标。
张开平介绍了“作为沟通的政治”,指出政治沟通如同政治系统的神经。沟通与协商是民主政治生活的重要属性,畅达的政治沟通有助于促进国家的良政善治。接着,张开平分享了他和合作者在数字时代的政治传播、协商民主和数字参与等领域所完成的一系列研究工作。她的研究借助对海量微博数据的分析与两阶段随机实验发现,数字时代以来,随着我国加快推动媒介融合发展,宣传的话语和模式已发生迭代。社交媒体场域出现了突出亲民性、互动性和娱乐性的“软宣传”,软宣传的出现意味着国家信息能力和濡化能力的适应性提升,其传播效果具有异质性。张开平还分享了关于网络舆论的大数据研究,系统考察了舆论极化的动因与表现。最后,张开平提出,互联网与社交媒体如何重塑政治生活、影响公共决策将是政治学知识的关键生长点,政治传播前沿研究与本土知识构建应面向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与新技术革命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报告结束后,王非和张开平和与会师生就自我意识与生物学基础的关系、不同脑区在自我优势效应中发挥的功能、协商与民主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和交流。阎学通围绕两位老师报告中的研究问题、分析方法等做了详细点评,并对两位老师的学术研究给与了肯定,对未来的学术发展和规划提出了积极建议。
社科学院自2017年起举办教师系列学术报告会,这是社科学院学术制度建设的重要方面,旨在搭建学术研究和交流的平台,促进跨学科、跨专业的学术探索和交流,扩大社科学院的学术影响力,塑造优良的学术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