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12日,北京市市民热线服务中心与清华大学数据治理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第四届大数据与首都治理论坛在清华大学成功举办。本届论坛主题为“以群众诉求助推京津冀协同发展”,来自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市政务服务管理局、天津市政务服务办公室、河北省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等学界和政府的40多位代表齐聚一堂,就以市民诉求驱动的数字政府建设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决策的新路径、新办法和新模式进行研讨交流。
论坛期间举办了《市民诉求驱动数字政府建设:理论与实践》一书的新书推介仪式,京津冀三地政务热线签署《推动京津冀相关城市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协同发展框架协议》。

论坛开幕式由清华大学副校长彭刚、北京市政务服务管理局一级巡视员蔡明月、天津市政务服务办公室党组成员、副主任刘新佳、河北省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党组成员、副主任李勇分别致辞。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党委书记欧阳沁主持。
彭刚副校长表示,随着数字政府建设成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大议题,清华大学作为全国以及京津冀地区的重要学府,一直立足于服务国家发展大局,亦大力发挥学术研究和智力支持的优势,坚持国家战略驱动、立足人民中心理念,以政务热线的高效联动和群众诉求的畅通办理为“小切口”,探索打破辖区行政壁垒、推动政务服务对接的经验、路径与机制,回答京津冀协同发展和跨区域数字政府建设的“大问题”。

北京市政务服务管理局一级巡视员蔡明月表示,京津冀协同发展为北京推动高质量发展、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提供了重大战略机遇。北京将坚定不移疏解非首都功能,携手推动构建首都现代化都市圈,助力雄安新区建设和发展;落实京津冀党政主要领导座谈会“聚焦群众关心关切,推进12345热线协同联动”工作要求,大力推进京津冀区域性政务热线体系建设,助力打造区域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深入探讨大数据赋能基层治理课题,总结推广“首都模式”,以党建引领接诉即办为牵引,推动首都治理改革创新和国家治理现代化,助推京津冀协同高质量发展。

随后,由清华大学社科学院副院长、数据治理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孟天广教授上台推介了《市民诉求驱动数字政府建设:理论与实践》一书。北京市市民热线服务中心主任张波上台参与新书推介环节的主编合影仪式。该书精心整理和编辑了数字政府相关理论与实证研究,基于以“接诉即办”为牵引的首都数字政府实践经验,从数字政府的治理模式、数字政府的场景化治理、数字政府的智能化治理、政务热线的治理创新四个维度,全面展现市民诉求驱动的数字政府建设模式的整体图景,亦希望由此引发更多的理论思考和更丰富的实践创新。

本次论坛设置了“数字政府与首都治理现代化”“首都治理与区域协同发展”“京津冀地区市民诉求与区域协同发展”“市民热线与地方数字政府建设创新”四个主题论坛。
孟天广教授主持了“数字政府与首都治理现代化”主题论坛。河北地质大学原校长、区域制度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王凤鸣以“试析京津冀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先行区、示范区的短板”为题演讲,天津师范大学副校长、政治与行政学院教授佟德志以“大数据舆情治理及其限度”为题报告,清华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副院长、数据治理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张小劲以“从供给侧到需求侧:北京热线电话数据对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提示”为题进行论证,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研究员翟云以“数字文明与中国式现代化”为主题进行解说,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张楠迪扬以“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的接诉即办与服务型政府建设”为题做了分享,中国信息协会客户联络中心分会副会长、秘书长吴岩松以“政务热线牵引的城市治理现代化:感知、认知与预知”为题做了演讲。

“首都治理与区域协同发展”主题论坛由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政治学系副教授张开平主持。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院长、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教授何俊志的演讲主题是“跨区域合作的部门间主义:以粤港澳大湾区政府间合作为例”,山东工商学院教授赵新峰的分享主题是“雄安新区高质量公共服务体系何以实现:合作网络视角的分析建构”,北京市委党校(北京行政学院)领导科学教研部主任、教授鄯爱红的演讲主题为“包容性视角下的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院长助理、社会政策与发展研究系主任、教授臧雷振的分享主题为“智慧城市建设中的政府治理转型”,中国科学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李志红则分享了以“政务热线推动数字政府治理效能”为题的报告,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蒋敏娟做了以“数字技术驱动下的区域数据协同治理:价值审视与逻辑理路”为题的演讲。

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讲师严宇主持了“京津冀地区市民诉求与区域协同发展”主题论坛。北京市市民热线服务中心副主任冯颖义、天津市便民专线服务中心党委副书记、副主任刘亚晖、河北省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热线管理处处长岳建华、 河北雄安新区政务服务中心副主任李月冰共同分享了区域协同治理中的创新实践。

论坛期间,京津冀签署了《推动京津冀相关城市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协同发展框架协议》。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讲师严宇主持协议签署,北京市市民热线服务中心副主任王宁、天津市便民专线服务中心党委副书记、副主任刘亚晖、河北省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热线管理处处长岳建华共同见证了京津冀政务热线协同联动工作的新篇章。

北京化工大学文法学院副教授赵娟主持了“市民热线与地方数字政府建设创新”主题论坛。江苏省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党组成员、副主任张旻、上海市市民服务热线中心主任张爱芬、陕西省政务服务中心主任李锴、驻马店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李战军积极分享了在以市民诉求驱动数字政府方面探索出的有益经验。

随后,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数据治理研究中心主任张小劲主持了圆桌讨论环节。北京市通州区潞城镇党委副书记高新凤、北京市房山区韩村河镇党委副书记隗功晋、北京市大兴区礼贤镇党委副书记、政法委员常鹏、北京市怀柔区宝山镇政府党委副书记、政法委员、总工会主席邓贵新、北京市延庆区张山营镇副镇长于杰、天津市和平区网格化管理中心主任寇丽、河北省廊坊市香河县政务服务热线办公室主任谷爱华、河北雄安新区安新县芦庄乡党委书记吴文震分别分享了各地区围绕市民热线助力区域协同发展的基层实践探索。

论坛最后,由北京市市民热线服务中心主任张波、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数据治理研究中心主任张小劲教授进行闭幕致辞。张波主任表示,“北京接诉即办改革实践充分证明,政务热线深度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是未来方向,可以作为驱动区域协同发展的主渠道。我们将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深入实施区域协同发展战略’的决策部署,牵头探索京津冀热线协同合作的新模式,持续完善京津冀热线协同联动机制,将党建引领接诉即办作为基层治理、区域协同治理的新起点,促进形成紧密良好的政民互动关系,推进三地热线在工作机制、标准建设、技术运用、平台贯通、信息共享、应急联动等方面深入协同联动,打破区域藩篱,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三地企业群众,为京津冀协同发展迈向新阶段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进而推动更多区域、更深层次的协同发展。”

张小劲教授指出,城市治理已经超越城市边界,包括周边地区的治理在内,成为了可延伸、有弹性、韧性的发展。就北京治理而言,它与周边地区相互关联和渗透,未来的发展应强调流动性,并提升治理质量,实现善政,作为首善之地,北京有相应的责任和义务,值得深入探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必要性和实现路径。张小劲教授祝愿大家能享受更高品质的治理,并期待第五届论坛能够展示出更多的丰硕成果。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考察雄安新区,主持召开高标准高质量推进雄安新区建设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指导意见》,为全面开创数字政府建设新局面作出重要部署,北京、天津与河北三地聚焦群众关心关切,以数字政府建设为契机,推动落实京津冀政务服务热线协同联动,坚持以市民诉求驱动基层治理,助力京津冀高质量协同发展。积极探索以市民诉求驱动的数字政府建设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决策的新路径、新办法和新模式。
本届论坛内容精彩、形式丰富、成果丰富,从学界、政界、业界多个维度,生动展现了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系统阐释了市民诉求驱动数字政府建设,达到了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理论与实践双向增进、为京津冀三地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的预期目标,对推进数字政府建设与区域间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