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27日,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中华全国外国哲学史学会世界本原文化专业委员会共同举办清华大学“思想与时代”专题系列讲座之现代性视域下的中国与世界第二讲:“现代国家的双重身份与未来可能的世界体系的建构原则”。
本次活动以“8+1九人谈”研讨会方式举行。会议邀请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黄裕生教授作为主讲嘉宾,由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瞿旭彤副教授主持,并邀请复旦大学哲学学院邓安庆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梁涛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马寅卯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聂敏里教授、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政治学系任剑涛教授、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唐文明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赵广明研究员作为与谈嘉宾。

在会议上,任剑涛认为,报告非常具有学术雄心和经验关注,对国际秩序的重新设计的构想做出了贡献,但不同意将“现代国家是自私的”当作当然结论进行反驳,而且国家之间也并不是无秩序状态。存在逻辑预设条件过强的问题,在讨论国际秩序的问题时,一般不采取“当且仅当”的理想设定。汲取理论资源的对象也存在问题,仅从德法或欧陆汲取现代国家建构的资源不足以构成现代国家理论典范,建议把对德法失败的国家建构和政治哲学理论的关注回调到英格兰,并且从十七世纪的英格兰出发进行相关思考。报告所涉的作品中将民族国家和立宪国家这对概念修正为民族国家和人民国家,实际上是在重建已被彻底否定的卢梭式的统一意志的人民国家,这存在“神化”人民的问题,对“人民”概念有必要进行严格限制。
评论发言结束后,黄老师对与谈学者的评论和质疑表示感谢,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简要回应。最后自由发言和互动环节,研讨会在持续热烈而激烈的交流氛围中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