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新闻

通知公告 更多…
我系孟天广副教授出席清新书院·学术分享会

2022-03-12

在2022年3月11日举办的清新书院·学术分享会上,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副院长、清华大学政治学系副教授孟天广结合数字时代国家与传播的关系,与在场同学分享了他的既有研究和相关思考,希望可以给同学们带来理论和研究方法上的启发。

在此次学术分享会上,孟天广副教授首先向同学们介绍了国家在数字时代发生的巨大变化。一方面,国家的形态超越了前数字时代的国家,前数字时代国家很难进入私人生活、家庭,而技术赋能促使当代国家渗透性增强,能够容易地触达个人;另一方面,国家能力的内涵在数字时代不断迭代演进,除了传统的国家汲取能力、国家再分配能力、维持秩序能力,在数字时代,随着人们对信息的依赖增强,国家治理的信息机制变得非常基础。譬如数字政府的建立,现在普及的“健康码”其实就是国家信息能力的呈现,在以往的决策、服务、监管功能基础上,数字政府的底层逻辑是国家对信息要素的汲取、处理和传播。

总体而言,信息成为政策决策、偏好吸纳、官员激励、政策执行、绩效评价、资源汲取的核心机制。如果说以前国家需要通过各种各样的社会中介组织触达个体,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统合主义正在兴起,国家可以通过数字技术实现与社会的双向触达。政府、社群、媒介、专业机构、公众进而由“信息”连接在一起的动态系统,借由信息机制,国家能够更好地读懂社会。

孟天广副教授通过梳理历史脉络,进一步说明了信息机制与国家能力的关系,譬如宋帝国通过建立体制内信息渠道和体制外信息渠道提升国家能力,日不落帝国的建立就和电报技术的运用息息相关,现代国家建立统计部门以掌握信息。从信息政治学的理论视角来看,他表示信息既会影响到国家内部治理,譬如体制内科层制政府的运行,还会关系到国家社会关系,譬如国家与社会的信息交换,乃至包容性制度的建设。数字时代中,信息成为国家治理的稀缺要素。数字时代已经产生了一系列新的数字化国家能力(Digitized State Capacity),它们会替代传统国家能力,利用数据要素来增加政策制定者理解社会、读懂社会和协同社会的能力。“数字化国家能力”的形成既来自国家自主追求,也受到社会期待的推动。这一能力力图解决国家治理过程中信息稀缺性和信息过载两大挑战,由此形成了行政机制和社群机制两种信息处理机制。前者采取标准化、中心化、专业化路径来处理数据,但会忽视个性化信息,带来“消噪”效应,因而社群机制就成为数字化国家能力的必要构造。

孟天广副教授从国家内部和外部着眼,认为“数字化国家能力”主要包括六个维度。从国家内部看,有信息汲取能力、数据治理能力、行政决策能力;从国家外部看,有数据规制能力、吸纳回应能力、濡化传播能力。最后他结合自身对数字化国家能力的理论和实证分析,向大家介绍了数字化国家能力在中国的历史演进、权力分布以及空间演进,并建议大家可以结合传播学的视角对数字时代国家与传播的关系进行多样化探究,还可以从他近年来基于社交媒体大数据研究国家认同、意识形态极化等研究中获取一些研究方法上的启发。

(亚锐整理)





联系我们

电话:010-62780582

邮箱:skxy@tsinghua.edu.cn

地址:北京海淀区清华园1号

邮编:100084

Copyright© 2002 - 2020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