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新闻

通知公告 更多…
第一届人文社科跨代对话“中国复兴的政治学共谋”学术研讨会成功举行

2016-12-05

2016年12月4日,为了促进活跃在学术舞台上的不同代际政治学人交换看法,由清华政治学系主办的第一届人文社科跨代对话学术研讨会在近春园第一会议室召开,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山大学、吉林大学、武汉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天津师范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18名学者围绕“中国复兴的政治学共谋”这一主题展开了深入探讨。

会议伊始,清华大学政治学系教授任剑涛致开幕辞。作为会议的组织者,任剑涛教授对参会学者表示衷心的感谢,并简要说明本次研讨会的初衷。按照他的说法,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与璀璨的文明,在世界史上独树一帜。如今,中国在新时代再度扬帆起航。古老文明的再出发意义深远,却又有许多急需澄清的问题。政治学人尤其应该承担起理解和谋划中国复兴的重任。

接下来,与会学者分别围绕“中国复兴与政治学的作为”、“中国与现代:转型时期的政治学”、“中国与世界:中国政治学的谋划”等四个专题进行了发言。在“中国复兴与政治学的作为”专题研讨中,任剑涛教授基于比较政治学、世界史、政治理论等视角来分析国家复兴的政治学话语,继而指出中国的国家复兴正在路上,但仍然有许多严肃问题值得政治学界继续探究。中山大学肖滨教授利用政治学知识解释中国为什么会在最近几十年复兴,同时认为只有继承和超越民族国家的政治理论遗产,并用包容而开放的中国文明与世界文明深度对话,才能为中国复兴提供中国政治学的想象。天津师范大学佟德志教授讨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背景、官方话语体系和学术话语体系。南京大学陈肖生副教授认为政治学要追求一种更高阶意义上的自主性,换言之,就是通过政治学的研究成果,能够为一种社会实践提供道德上可欲、政治上具有合法性、实践上可行的正义原则。

在“中国与现代:转型时期的政治学”专题研讨中,上海交通大学高全喜教授结合自己的政治宪法学研究,认为中国政治学界急需探索一种融入当今世界的政治学原理。中国人民大学陈华文副教授觉得在中国复兴的语境下,需要重申作为一种智慧的政治学。清华大学景跃进教授指出中国政治学界目前存在两种现代性的想象,并主张对是否有多条现代化路径等问题保持开放的态度。武汉大学储建国教授强调了政党自律在现代政治转型的作用。

在“中国与世界:中国政治学的谋划”专题研讨中,吉林大学周光辉教授表示必须把中国经验转化成社会科学事实,这样才可能真正构建出一种被他人理解的话语体系。南开大学曹钦副教授认为中国人文社科学界不应该对中国和西方进行泾渭分明的区分,而应该在中西共同关注的问题上争取做到更好。中国政法大学李筠副教授结合自己在国外的经历,希望中国政治学界能把既有政治原则和新政治原则在结构上联系得更合理,这才能配得上这样一个伟大时代。天津师范大学高景柱副教授阐述了民族主义在中国复兴当中起到的积极作用和负面作用。复旦大学包刚升副教授主张政治学作为一个学科,应该走一条学科专业化、学者职业化的道路,这样政治学才有可能成熟,从而更有可能对政治共同体有知识上的贡献。

在“政治学的中国议题”专题研讨中,北京大学燕继荣教授认为中国要实现复兴,需要经历市场化、民主化、社会化、法治化的过程。清华大学孟天广副教授论述了中国的财富分配和再分配的政治过程以及相关影响,同时认为分配问题比增长问题更迫切地需要改革共识。北京大学何增科教授聚焦中国制度化反腐败问题,并积极倡导反腐目标超越廉洁政治而走向廉能政治。中山大学谭安奎教授指出目前中国政治学界过于重视发展和复兴话语,却忽视了国家权力结构安排问题。中国社科院史卫民研究员从政策民主的角度切入,分析了中国式民主的累积性发展过程。

最后,任剑涛教授对会议做了简要总结,再次感谢了各位学者的大力支持,并期望与会学者明年继续参加第二届跨代对话学术研讨会。至此,本次研讨会成功落幕。

(康曦整理)


联系我们

电话:010-62780592

邮箱:skxy@tsinghua.edu.cn

地址:北京海淀区清华园1号

邮编:100084

Copyright© 2002 - 2020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