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新闻

通知公告 更多…
任剑涛教授出席“中西会通视域下的儒家超越性问题”学术研讨会

2020-08-26

2020年8月24-25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儒教研究中心、山东大学犹太教与跨宗教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中西会通视域下的儒家超越性问题”学术研讨会在青岛成功举行。来自大学和社科院的50多位学者围绕“中西哲学与超越性问题”和“中西宗教视域下的超越性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分析。

按照会议组织者的说法,儒家不仅是一套伦理学说,更有天人之际的终极关切,具有安身立命的功效,这已经成为学界共识。但是,儒家的超越思想具有怎样的内涵与形态?与其他轴心文明的超越思想有何不同?牟宗三等提出的内在超越说是否足以概括儒家从超越思想的特色?今天的儒家应该如何重建其终极关怀?近来逐渐成为讨论热点。许多学者对于现代新儒家的内在超越说提出批评商榷,有的学者认为原始儒家的超越是一种神圣外在性超越,有学者提出孔子的超越是以一种包含了外在向度的中道超越,与所谓内在超越具有重大差异。在这样的问题意识和学术追问下,为比较中西文化文化不同的超越理念,呈现儒家超越性的真实意涵,探寻儒家现代转型的路径,便成为本次研讨会的缘起和宗旨。

在主题为“中西哲学与超越性问题”的会议讨论中,清华政治学系教授任剑涛指出,以内在超越确定儒家思想特质,是一个比较流行的主张。这是力求在中西文化比较视角凸显中国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特质的一种进路。随着中国内在超越与西方外在超越说流行开来以后,人们发现中国也有外在超越论说,西方同样有内在超越言述。于是,内外在超越便不足以用来界定两种文化的特质。即便承诺内在超越的断言,那么需要看到它的双刃剑性质:它并不单纯凸显中国文化的特质与优势,同时导致了两个严重的阻断。儒家必须致力实现三个突破,才能连接两个长期的阻断——神对人的规范与约束、物对人的独立与价值。由此,儒家及中国文化才能从根本上改变适应现代世界的败绩挫折,承诺高位政治规则和客观认知外部世界,逆袭上位,实现古今转变。

此外,本次会议还讨论了“多维视域中的超越性问题”和“儒家中道超越”等专题。会议的最后,由山东大学中国诠释学研究中心主任傅永军教授、陈坚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宗教理论室主任赵广明研究员、赵法生研究员做了总结发言,从各个角度高度肯定会议研讨的学术价值,并指出儒家超越性问题研究的重大意义和发展方向。

(文清整理)

联系我们

电话:010-62780592

邮箱:skxy@tsinghua.edu.cn

地址:北京海淀区清华园1号

邮编:100084

Copyright© 2002 - 2020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