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新闻

通知公告 更多…
于晓虹副教授和博士生王翔出席“第五届中国法社会学年会”

2020-11-09

2020年11月7日上午,第五届中国法社会学年会在中国人民大学明德法学楼601会议室和线上举行。本次年会由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和上海交通大学中国法与社会研究院共同举办,主题为“风险时代的人与社会”。由于疫情防控的需要,本次年会采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共有来自海内外60余位的正式代表和近500位的在线人士参加。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法律与社会跨学科研究中心主任侯猛教授主持开幕式。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兼法学院党委书记、院长王轶在开幕式上致辞。他向各位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并指出,事实判断问题在所有类型的民法问题中处在首要和关键的位置,因此法社会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尤其是在从工业文明转向信息文明时代的进程中,需要法治从供给侧的角度做出有力回应。中国拥有世界上最丰富的临床经验,这次疫情防控的很多做法也值得从学理上加以总结和剖析。上海交通大学中国法与社会研究院院长季卫东教授作为主办方之一的代表也发表了致辞。清华政治学系的于晓虹副教授和博士生王翔应邀参加了本次年会。

在年会议程的第四分会场,于晓虹副教授和王翔的学术报告聚焦于我国审判合议庭的构成逻辑,重点探讨了我国法院合议庭组织的方式、其构成的逻辑和意义及其与我国司法改革的内在联系;通过对大量行政诉讼案件的实证考察,报告验证了案件复杂程度是我国法院组织合议庭的首要原则,合议庭组织存在着司法民主与法官专业之间的“平衡”与“共谋”。

这一报告引起了与会者的关注。在提问讨论环节,上海交通大学程金华教授、北京大学唐应茂副教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讲师于龙刚、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李有同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邓豪同学、中国政法大学刘金松同学、上海交通大学访问学人黄书玙以及部分线上旁听的老师和同学,纷纷就前述报告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和想法,于晓虹副教授和博士生王翔对此一一作出了回应。

(图为于晓虹副教授进行学术报告)

(王翔整理)

联系我们

电话:010-62780592

邮箱:skxy@tsinghua.edu.cn

地址:北京海淀区清华园1号

邮编:100084

Copyright© 2002 - 2020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