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24-25日,第一届“中国政治 新锐研究”学术工作坊在广州召开,此次工作坊由中山大学政务学院和中山大学当代中国政治研究中心发起组织,定位为“多元开放,新锐前沿”,旨在构建吸引最新鲜研究力量的学术共同体。2017 年第一季至今已举办5 季共 20 余场讲座,本次工作坊则是首次以多学者多报告的方式在线上举行。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多个高校的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工作坊。清华政治学系的于晓虹副教授和博士生王翔应邀参加了本次研讨活动。
工作坊的开场环节,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教授、中山大学当代中国政治研究中心主任肖滨发表致辞,他代表主办方对各位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并申说了举办本次工作坊的用意和规划。
在工作坊的“精英政治”主题分会中,于晓虹副教授和博士生王翔就合写论文《我国合议庭的构成逻辑》完成了学术报告。论文强调,审判组织是司法权运行的重要载体,也是诉讼制度构造中尤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构成与运作方式在相当程度上形塑着现代司法制度的结构样貌。然而,无论是学界还是实务界,似乎对审判组织、尤其是审判合议庭构成逻辑的关注度并不高,审判组织似乎被认为是约定俗成的“天然存在”,而相关的理论探讨也相当匮乏。实际上,审判组织作为诉讼制度中尤为关键的构成单位,必然有着自身的“发生学”意义,其运行过程中也必然提示着深刻的制度发展逻辑。基于实证材料,论文对构成逻辑进行了多维度的讨论。
报告结束后,北京大学张长东副教授对报告进行了点评,其他与会学者也参与了讨论,于晓虹副教授和博士生王翔就各位学者的意见进行了回应。

(王翔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