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6日“变局与新局:中国政治学研究的应变创新之道与‘双一流’建设学术研讨会”在清华大学蒙民伟人文楼成功举行。本论坛由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系联合主办,清华大学政治学系协办。会议邀请了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外交学院、云南大学、吉林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华东政法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等高校的专家学者共20余人参会。研讨会开幕式由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副院长赵可金教授主持,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向波涛出席研讨会开幕式并致辞。
“国家治理现代化与政治学科引领性议题”是本次研讨会的第三专题,由清华大学社科学院副院长、政治学系孟天广副教授主持。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华东政法大学和清华大学的学者分别发言,表达了自己的观察和关切。
中国社会科学学院政治学研究所所长张树华回顾了过去40年中国政治学发展的历程,并指出了现存的问题和中国知识界需要关注的重点;他尤其强调对于中国当下问题的研究,因为中国之治、中国奇迹期待着更具学术价值和理论内涵的解释和总结。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张长东副教授结合北大政治学的发展和自己研究的心得体会阐述了构建政治学的中国学派存在的困难和未来的发展预期;他认为治理理论及其研究的发展,既是中国政治学已经取得的成就,还将为下一步的发展提供启发和驱动。
华东政法大学副校长张明军教授总结了政治学科目前发展的四个问题,主要包括学科内部重区分轻统筹,研究中重对策轻基础、发展中重阐释轻学术、以及重工具轻价值的问题。他认为,在研究指向上应当抓核心问题,在体系建构上应当抓基础问题,在学科发展上应当抓独特问题,并认为中国的学术环境和社会环境是制约大师产生的重要因素。
清华大学政治学系主任张小劲教授分析了政治学研究的经典主题是权力、制度与行为,在中国情境里的研究必须注意中国化、本土化和在地化的关系,这意味着在与外部世界的对话中、在与历史和传统的互动中、在深入和参与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中推进和实现政治学的发展;而学科的发展还必须注意持续深化、横向拓展和方法驱动三条路径。
最后由政治学系长聘教授杨雪冬博士做了精彩点评。他认为来自不同机构的四位姓张的学者分别不同的取向,张树华教授呼唤回到当下、张明军教授呼唤回到问题、张长东教授主张回到对话、张小劲教授呼唤回到初心。其实这恰好构成了学科发展的全维推进动力,也体现了政治学的内部紧张和突围的需求。但同时,也应当看到政治学近些年来的巨大贡献,包括政治家、政治价值和政治实践三个面向;中国政治学的发展,要面对和针对变局,讲好学科发展的故事,明确路径选择,放大方法驱动,做好知识共同体建设。
主题研讨结束后,清华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阎学通教授、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秘书长陈琪教授对本次研讨会做出总结,再次感谢所有参会的学者,并宣布研讨会圆满闭幕。

(文清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