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24日到25日上午,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20年年会在天津成功召开。本次年会以“政府治理现代化与公共卫生法治建设”为总议题,由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主办,南开大学法学院承办,允公律师事务所协办。来自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中国法学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部、天津市政法委等部门的领导、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政法大学、对外经贸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西北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山东大学、苏州大学、中山大学、浙江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等500余人(线上线下)参加了本次大会。我系马超博士受邀参加了本次大会并作学术报告。

马超博士在25日上午的“政府治理现代化与法治政府建设”的分论坛作了“主渠道”定位下的行政复议“司法化”反思——兼谈行政复议的改革方向”的主题发言。马超博士认为,“主渠道”与“司法化”二者之间存在紧张关系。马超博士从理论和实践上对行政复议司法化进行了分析。理论上,“司法化”观点的形成源于学界对“司法控权”模式的过度推崇和对西方类似制度的简单描摹;从实践上看,我国行政复议制度从建立伊始就内含着司法基因,且随着持续改革其司法特性愈加鲜明。马超博士认为,“司法化”实际上并不利于行政复议“主渠道”的实践确立,因而无法实现国家对行政复议的治理期望。最后马超博士提出,行政复议改革应当把握行政复议的治理属性,确立改革的效率导向,以与行政诉讼“趋异”而非“趋同”为主要方向设计复议制度,推动复议与诉讼的“优势互补”,避免“制度竞争”。


马超博士的报告获得了参加论坛的诸多学者的认可,关保英教授、何海波教授、王静教授对马超博士的发言给予了肯定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马超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