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15日至19日,清华大学智能法治研究院、清华大学法学院成功主办了第二届清华大学“计算法学”主题夏令营暨新竹清华大学数据治理夏令营。来自大陆重点高校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统计学等本科专业的45名学生,和来自新竹清华大学的15名学生齐聚清华园,共同探寻计算法学与数据治理的前沿与使命。

本次夏令营安排有开营仪式、计算法学学科发展高端论坛、信息科技与法律专题讲座、法律科技行业发展沙龙、数据治理学术前沿讲座、数据治理实务前沿讲座、两岸清华交流会、计算法学就业前景交流会、参访智慧法院建设成果、参访互联网企业与法律科技企业、学生成果汇报展示、结营仪式等一系列活动,从法律与科技、学术与实务、政府与企业等多重视角向营员们展示了“计算法学”的潜力与魅力,增进了大陆与台湾地区的学术交流与行业理解。
在计算法学主题夏令营开营仪式暨计算法学学科发展高端论坛上,清华大学法学院院长、智能法治研究院院长申卫星教授做了题为“计算法学的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的主题发言。申卫星对来自两岸清华的营员们表达了热忱的欢迎,并介绍了清华法学院的历史与发展。申卫星从概念沿革、国际发展、中国背景等方面阐述了计算法学的起源,从科技的法律问题、法律大数据分析、智能法律应用三方面阐述了计算法学的内涵,并介绍了“清华大学计算法学方向法律硕士项目”的背景、使命与人才培养方案。

清华大学政治学系主任张小劲教授做了题为“从计算社会科学到计算法学”的主题发言。他首先分析了计算社会科学发展的八大机遇,随后指出大数据时代将促成数据密集型的科学研究“第四范式”,即利用超级计算能力直接分析海量数据以发现相关关系,进一步获得对社会发展规律和趋势的新认识。他强调,清华大学计算法学的崛起和发展即是基于混合研究方法的综合性尝试,对法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在法律科技行业发展沙龙的环节,政治学系在读博士生、国双科技司法大数据事业部咨询总监舒怡女士做了题为“从科技部课题看智慧司法关键技术和业务发展方向”的主题发言。舒怡介绍了图的知识表达所需的数据处理过程,包含文本数据清洗、实体定义、关系定义、数据标注、算法优化等环节,并指出,智能司法包含智慧审判、智慧执行、智慧诉服、智慧管理四个环节,需要解决数据协同、数据标准、知识应用三个问题。
据悉,清华政治学系不仅建立了由副教授于晓虹博士领衔的“司法政治学与法律大数据”研究团队,而且在计算社会科学的框架内支持和参与着清华计算法学事业的发展。
(文清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