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新闻

通知公告 更多…
景跃进教授出席“治水社会与治水国家”论坛活动

2020-07-23


2020年7月23日,华中师范大学田野政治学公众号举办了题为“治水社会与治水国家”的论坛活动,这是“田野政治学系列论坛”之三的分主题内容。论坛由华中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徐勇教授主持,华中师范大学政治科学高等研究院郝亚光副教授作主题报告,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党委书记房宁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杨光斌教授、清华大学政治学系景跃进教授担任与谈嘉宾并与听众进行交流。论坛由“华中师范大学云会堂”全程直播,吸引近2万人在线观看。

郝亚光副教授谈到,基于长时段、大规模的田野调查发现治水来自于中国农业社会的内生需求,具有政治上的正当性和合理性,亦非魏特夫所云“东方专制主义”。中国内生出丰富的治水实践,形成社会和国家两个治水层级,治水塑造着中国的社会性和国家性,进而形成中国特有的社会治理和国家治理,由此称为“治水社会与治水国家”。治水形成的社会共同体具有高度自治的特点,是国家治理的社会根基;内生型的国家治水形塑着国家特性,具有体系统一性、力量集中性和层级性的特点,塑造国家与社会间的互动和相互依存关系,由此可观,“社会治水中的国家,国家治水中的社会”。

接着发言的房宁研究员从学科发展角度肯定田野调查的价值,指出“读社会之书,读大地之书,读人性之书”是政治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中国人民大学的杨光斌教授认为徐勇教授及其团队的研究,推动中国政治学从“高政治”到“低政治”、从制度研究到治理研究的两个转型,今后政治学的研究方向应是以治理为中心的研究,是未来的知识增量。

来自清华政治学系的景跃进教授认为,从治水看治理不仅是未来中国政治学的新领域与新议题,也是突破意识形态束缚,打破国家界限,自中国实践寻求跨文明合作,在研究中展示中国议题的重大尝试。在今后的研究中应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重点突破,一是概念领域,从丰富的历史材料、细致的论证与西方理论对话考察中提炼命题、问题意识,并构建新的概念体系;二是命题领域要拓展视野,将田野政治研究与国家命题结合,夯实基础的前提下拔高视野的广度和高度,从而更好地理解中国政治现实;三是历史政治学和田野政治学将是未来中国政治学的两大焦点。

徐勇教授在最后的总结发言中指出,学术研究的难题应当钻深研透,学术争鸣促进研究思维开放。本次学术论坛,各位专家学者能理性而激情的分享学术观点,互相学习,促进了政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他指出,政治学田野学派起步于田野调查,将田野事实转变为普遍接受的理论是漫长而艰巨的过程,希望年轻学者能“踏石留印、抓铁有痕、深入调研、扎实研究”,为政治学研究提供中国经验、带来中国声音。

(文清整理)


联系我们

电话:010-62780592

邮箱:skxy@tsinghua.edu.cn

地址:北京海淀区清华园1号

邮编:100084

Copyright© 2002 - 2020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