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1月8日,由华东政法大学政治学研究院撰写的《国家治理指数报告2016》(以下简称《报告》)在上海发布。《报告》旨在通过构建国家治理指标体系,测量中国和其他世界各国的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在全球192个主要国家中,中国国家治理指数排名为第28位。

应华东政法大学邀请,政治学系景跃进教授和任剑涛教授联袂出席了本次发布会并对《报告》进行了评议,同时就国家治理及其评估问题作相关发言。清华大学政治学系教授景跃进指出,指数指标体系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其中最重要的在于如何在差异的环境下寻求共识。中国正走向世界,需要呈现中国自己和建构中国的话语,更要把国家治理指数坚持做下去。此外,还要处理好中国和世界两个角色的关系。正是由于西方的指标体系存在缺陷,中国的治理指数才具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可能性。

任剑涛教授认为,要以一种动态的眼光来不断完善和发展国家治理指数。第一,国家治理指数作为富有全球眼光的指标体系,其纳入体系范围的课题最好能够获得全球公认;第二,加强对指标体系进行同质性及异质性解释;第三,作为一个年轻的指数,国家治理指数难免要面对争议。在面对不同意见甚至批评压力时,指数的核心理论框架不应轻易变动,以保持指数的公信力和稳定性。
出席发布会的其他专家学者还有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所长、《政治学研究》主编房宁教授、北京大学中国政治学研究中心何增科教授、《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马克思主义部主任李放研究员、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齐佳音教授、《解放日报》理论部主任王珍等人。
(曲甜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