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12日至13日,北京大学法学院宪法与行政法中心和美国卡特中心联合举办的“信息公开与政府创新:成就、挑战与展望”研讨会在北京大学法学院凯原楼国际会议报告厅召开,来自世界银行、国际预算组织、卡特中心、福特中心、亚洲基金会、清华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国务院法制办等国际组织、科研院所、国家机关约九十余嘉宾参加了此次会议。同时,此次研讨会还吸引了包括人民日报、法制日报、中国新闻周刊、财新杂志、新世纪周刊、人民网等众多媒体的关注。会议由北大法学院副院长、公众参与研究与支持中心主任王锡锌教授主持,美国第39届总统卡特先生,原国务院法制局局长、中国法学会常务副会长、现任世界组织法研究会会长孙琬钟在会议开始后分别做了主题演讲。
在会议主题演讲中,卡特总统认为各国政府应当更加开放,应当让各个国家的人民更加了解国家政治,能够更加信任政府,了解政府到底在做一些什么,了解中央政府在做什么。为了达到这一点,一定要确保政府的信息公开和自由共享,在此卡特先生以自己的经历为例强调政府信息公开的重要性,在他担任总统期间,受越南战争和一些错误决策影响,美国政府曾经遭遇民众广泛批评,而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有效改善了这一情况,并且保障公民免遭政府权力侵害。同时,卡特指出目前中国阳光政府建设虽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任重道远。他希望在未来,中国政府和人民能在信息公开和阳光政府建设方面为所有国家做一个最好的榜样。
孙琬钟会长指出,中国政府信息公开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是逐步前行、不断深化的。早在建国之初,周恩来、董必武等领导人就非常重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2007年5月国务院制订了《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政府信息公开步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但这一工作开展过程中也存在两个问题,一是认识问题;二是规制问题,要花大力气解决这两个问题。
在随后的会议议程中,分别探讨了我国自《政府信息公开条例》颁布以来在政治透明度方面建设取得的成就或者经验;在政府透明方面还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以及借鉴西方信息公开政府透明方面的经验,探讨如何推进中国政府公开或者政府透明的目标、路径和具体的措施。
清华大学政治系谈火生博士和北大法学院王锡锌教授共同主持了本次研讨会的第三单元第一议题的讨论。王锡锌教授首先就昨天会议的成果进行了精要而条理清晰的总结,提出了今天所要讨论的问题。谈火生教授则从协商民主的角度探讨了如何实现政府决策的公开,以及如何加强协商民主。接着发言的沈岿教授、胡安和劳拉女士就相关问题做了主题发言。
在本次研讨会的最后,与会嘉宾基于一定的共识,提出进一步推动中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建设的十项建议,涉及推进政府透明的各个方面。

(郭静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