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新闻

通知公告 更多…
张小劲教授出席天则经济研究所举办的“邓正来教授追思会”

2013-02-04

著名法学家、政治学家、翻译家、天则经济研究所理事邓正来先生于2013年1月24日逝世,为追忆逝者,表达哀思,天则经济研究所于2013年2月4日在所内会议室举行了邓正来先生追思会。参加追思会的有邓先生好友、同道、学生、记者和邓先生的追随者共30余人。在天则所理事长姚仲秋(秋风)先生的主持下,发言的学者有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学者张曙光、王焱、徐友渔、盛洪、冯兴元,北京大学的张维迎、中国人民大学的毛寿龙、天津财经大学的李炜光和清华大学的张小劲。

  张曙光教授回顾了和邓正来先生相识、相知和共事的经过,和邓先生是二十多年来在学术上理性交往、在生活上和而不同的好友。张曙光教授评价邓先生的一生是“一个真正的学者的一生”。

张维迎教授用“人生挥洒,抽烟喝酒,聚友论道,斗室有天下;学术征战,闯北走南,著书育人,一人胜千军”形容邓正来先生。邓正来先生在跨学科领域的贡献,尤其是在哈耶克研究方面的贡献都是需要学界学习和铭记的。

毛寿龙教授认为邓正来先生的为人豪爽,致力于学术贡献的同时也承担着体制内外的诸多压力,但邓先生处理这些问题颇有过人之处。

徐友渔教授认为中国的思想学术文化在20世纪80年代末有一个较大转型,邓正来先生组织的平台聚集了很多有思想的学者,并开始致力于对社会科学本身的问题研究,这是邓正来先生特别突出的一个作用,历史也会因此留下邓先生的一笔。

盛洪教授认为自己最重要的文章是在邓正来先生主编的杂志上发表的,并且邓正来先生代表了中立和独立的知识分子所应有的关怀。盛教授同意徐友渔教授的观点,认为中国80、90年代以来形成了独立的知识分子体系,邓先生是其中的代表。盛教授还提到邓正来先生作为天则所的理事,对天则所的团结和领导结构的稳定贡献很大。

李炜光教授提到自己受邓正来先生影响深远。作为研究财政的学者,自己从邓正来先生身上学到了对人文、对社会的关怀和对思想桎梏的摆脱。李炜光教授还提到和邓先生以及天则所的交往乃是抱团取暖,在致力于独立的学术研究以及善用社会公器的道路上艰难前进。

冯兴元教授和邓正来先生一样是学外语出身,这为在那个年代接触并引进国外思潮提供了便利。冯兴元教授认为邓正来先生对许多专用词汇的翻译已经成为惯例,在学术上也建立了他自己的道统和体统,同时也要向邓先生学习严谨的学风。

张小劲教授叙述了自己和邓先生在追求真知道路上的一些遭遇。邓正来先生负责的杂志《中国社会科学季刊》在那个年代接受发表了很多前沿的文章,为不被体制所容的思想打开了局面。邓正来先生也喜欢教授学生,为了实现自己的学术理想付出了难以想象的艰辛。

王焱教授回顾了邓正来先生在体制之外生活时的艰辛,认为邓先生是一个永远斗志昂扬的人,为了社会科学的规范化而争斗不息。王焱教授还觉得邓先生在中国的自由主义思想启蒙方面做了大的贡献,如今的政治学、社会理论和哲学的发展都得益于他的启蒙。

姚仲秋理事长做了追思会的结语。姚理事长形容邓正来先生是在学术江湖当中的一个游侠,在各个学科都留下了独到的印记,而这种独到性,正是由于身在江湖而不是身在庙堂。他认为天则所的独到之处也是如此,正是在学术的江湖当中才会有生命力和宽广的视野。在夹杂对逝者的沉重哀思又有对前景的执意坚守的气氛中,追思会中宣布结束。

(郭静整理)

 

联系我们

电话:010-62780592

邮箱:skxy@tsinghua.edu.cn

地址:北京海淀区清华园1号

邮编:100084

Copyright© 2002 - 2020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