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清华政治学系副教授谈火生博士与对外经贸大学政治学副教授兼系主任霍伟岸博士以及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公共政策与全球事务中心主任何包钢教授合作撰写的《协商民主的技术》一书,于2014年11月2日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正式出版。
协商民主,不仅是中国政治文件的常见术语,而且是近年来学界经常讨论的话题,其实,更是中国政治生活中的现实场景。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并将其作为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指出,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是党的群众路线在政治领域的重要体现,要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构建程序合理、环节完整的协商民主体系。那么,协商民主到底是什么?它和其他的民主形式之间有何差别?尤其是,它是如何具体操作的呢?
作为清华政治学系组编的“治理技术丛书”中的第一种,《协商民主的技术》介绍了协商民主的四种主要实践形态——公民共识会议、公民陪审团、协商式民意调查和愿景工作坊,详细说明了具体的操作方式,并通过现实案例展示的方式,讨论了针对不同性质的议题,如何运用协商民主的方式达成共识意见。
(郭静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