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26-27日,清华大学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系与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成功举办了社会调查和抽样方法培训班。来自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大学、吉林大学、兰州大学、中山大学等10所院校政治学与公共管理相关专业的30余名教师和研究生参加了本次培训活动。
26日上午,社会调查抽样理论与实践课程主讲人、北大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严洁博士首先结合实例阐述了个体、总体、抽样框、估计量等基础概念,随后介绍了简单随机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系统抽样、PPS抽样等抽样方法的原理和应用,最后讲授了样本量确定的方法以及抽样设计的步骤与内容。在授课过程中,严洁副教授特别指出了标准误、标准差、偏差等容易混淆的概念的区别,并强调了样本分层对于概率抽样的重要性。问答环节中,培训班参加者在严洁老师的启发下纷纷从自身科研实践的角度出发提出了涉及关键要点的许多问题,抽样理论的讲授效果得到进一步强化。
26日下午,清华大学政治学系孟天广博士就GPS/GIS抽样方法进行了专题讲授。GPS/GIS抽样方法是北大国情研究中心沈明明教授在2005年首次提出并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的大规模概率抽样方法。孟天广老师首先介绍了GPS/GIS抽样方法的基本原理,并说明了该方法的优势主要表现在覆盖流动人口、户址资料清晰准确等方面。其后,他讲授了如何利用GPS/GIS抽样技术进行多阶段抽样,并以即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公众现代化意识调查为例使用谷歌地图软件向培训班参加者演示了办公室抽样技术。孟天广博士讲授的前沿抽样技术使得学员们对抽样调查的认识耳目一新,与此同时,他的娴熟的抽样操作演示也让大家惊叹不已。
27日上午,在孟天广博士的指导下,培训班参加者开始上机操作办公室抽样的整个流程。这些流程包括匹配省、市、县、乡级行政区划图、确定乡镇居住区域面积、登记有效半分格、使用PPS抽样方法抽取半分格、切分半分格内单元格、抽取中选单元格和备用单元格等环节。经过孟天广博士的耐心讲解和指引,培训班参加者较好地熟悉了整个办公室抽样流程。
27日下午,培训班参加者以学校为单位分成三组分别在清华大学周边社区和城中村展开实地GPS/GIS抽样。初步熟悉GPS仪器之后,三个小分队分别在孟天广博士和助教郭凤林、姬生翔的带领下按照给定的地理坐标赴中选村居进行勘察。培训班参加者的基本任务是在地理坐标范围内绘制村居地图、登记有效住址信息和抽取应访住户。在实地勘察的过程中,各小分队遭遇了仪器使用不熟练、坐标出现误差、当地居民不合作等突发性问题。这些突发性问题逼真地体现了未来抽样调查实操中的难题,归功于培训班参加者的共同努力,这些突发性问题得到了妥善解决,各小分队最后都圆满完成了预定任务并按时返回校园。实地GPS/GIS抽样之后,培训班参加者纷纷表示尽管实地抽样过程很辛苦但也很有意思,在体会不同地方的风土人情的同时也可以锻炼自己与不同人群进行交涉的能力。
28日上午,社会调查和抽样方法培训班即将结束之际,来自各个院校的领队教师在清华大学政治学系会议室共同参加了量化研究项目成果转化会。这些院校基本覆盖了全国东北、华北、华东、华南、华中、西北、西南七大区域。首先,与会教师分别介绍了自己所在院校的量化研究的环境和基础条件,以及参与量化研究合作的经验与计划。随后,清华政治学系系主任张小劲教授介绍了量化研究合作的前瞻性目标。苏毓淞博士、孟天广博士以及来自美利坚大学的吕杰博士分别以口味地图、政治信任等量化研究成果为例向大家展示了量化研究的魅力。最后,张小劲教授结合已展示的量化研究成果向大家进一步阐明了量化研究成果转化的各种可能性。会议得到了与会教师的热烈响应,大家纷纷表示将积极推进政治学和公共管理量化研究,并采取实质性的措施和行动强化相互间的研究合作。
(姬生翔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