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年12月8日-12日,应香港浸会大学邀请,清华政治学系博士后孟天广博士与博士生徐晓全赴香港参加了题为“中国的变革与继承”的青年学者学术研讨会。本次会议由香港浸会大学发起,香港浸会大学社会科学院、中国研究课程、当代中国研究所,清华大学人文学院、社会科学学院、教育研究院联合主办。在为期两天的会议中,香港浸会大学和清华大学分别派出的22位青年学者与学人,围绕当代中国政治转型与社会变革、现代中国国际关系、国学与政治思潮、中国教育的未来与方向等主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与研讨。孟天广博士和徐晓全作为政治学系参会人员在“当代政治转型”专题中发表了主题报告。
孟天广博士发表了题为《转型中国的政治信任:水平、演变及其社会基础》的学术报告。利用1990-2009年间多次调查资料,孟博士实证地呈现了转型中国政治信任演变的全景图式。他通过量化分析得出结论认为,转型中国的政治信任存在“中央-地方”分化、信任政治机构多于政治人、信任行政与司法机构的分化,以及体制性信任、机构信任和政治人信任高度同构等结构性特征,了解这些特征对于在转型期培育政治信任不可或缺。
徐晓全发表了题为《从“双轨政治”到“双轨共治”:中国乡村治理的微观分析与宏观展望》的主题发言,展示了近年来围绕地方治理开展的实证研究的主要研究发现。徐晓全从当前中国乡村治理面临的危机和存在的结构性问题出发,以山东新泰平安协会、广东云安乡贤理事会和重庆巫溪乐和协会为案例,分析了当前乡村治理结构的新变化,并且还原到百年乡村治理的历史变迁中去讨论这种变化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基于微观和宏观分析提出了全新的“双轨共治”概念来概括和预测中国乡村治理结构的最新变化和未来趋势。
香港浸会大学的康怡博士分别对两篇论文进行了点评,与会的各位青年学者围绕两位的主题发言进行了热烈讨论和深入交流。
(郭静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