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秘书处的委托,清华大学政治学系主办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中国文化外交”专家咨询会于2011年12月14日在清华大学新斋举行。出席会议的有来自来自清华大学、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教育部、外交部、文化部、新华社等机构的近20位学者专家。
在清华大学政治学系主任张小劲教授主持的咨询会开幕式上,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秘书长杜越博士致开幕辞。杜越秘书长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中国文化外交趋势”问题发言,他指出,随着中国国力的提升,中国的文化外交也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与此同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作用与影响也在日益扩大,如何用好教科文组织这个平台,将中国文化外交的影响进一步得以发挥将是我们此次会议所要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接着,张小劲教授做了以“文化外交:媒体调查结果汇总”为题的主旨报告,用多重概念界定的方式,结合翔实的数据分析和多角度的案例比较说明了文化外交的历史与现状,并就文化外交未来发展趋势做出了解读。
在接下来的讨论发言中,专家学者和各位外交一线的工作者分别从自己的研究课题和工作领域出发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中国文化外交”问题阐述了自己观点和看法。前驻教科文组织代表团副代表张双鼓先生首先发言,他讲到要讨论此次会议的主题,要首先界定中国文化这个概念,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概括起来是“儒”“佛”“道”三个文化的融合,这种融合的文化使中国文化增加了兼容性、适应性,这就为中国文化“走出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外交部欧洲司综合处处长曹雷先生从外交工作一线的经验出发,谈到了文化外交的受众问题。他指出文化外交的对象群体有三种,一为政府高官,二为知识阶层,三为普通群众。其中,就影响幅度和效果而言,以媒体、社会活动家和商界为主体的知识阶层,发挥着制造和引领舆论的重要作用,影响他们的观念与看法,有利于我国文化外交政策的有效扩散。这一群体往往并不是不懂中国,而是习惯于从其固有价值体系出发来接收中国信号,常常导致误解与误读,无形中降低了我国文化外交的有效性。从文化外交的影响群体来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主要受众正是中国文化外交所需要影响的知识人群。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平台开展教育文化活动,充分发挥该组织的教育文化公信力,对我国的文化外交事业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罗天虹女士认为,在进行文化外交的过程种要明确文化外交的目的,和熟悉自身文化的优势,只有将这两个问题弄清楚才有利于文化外交的长久可持续发展。她进一步指出文化外交是我国外交总体战略的重要一翼。以教育和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我国文化外交,其重要目标是提升国家形象和国家软实力,为国家总体建设目标服务。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政治研究所的李少军研究员从宏观的角度分析了文化外交;他讲到外交分三个领域:实力外交、制度外交、公共外交;其中,文化外交是公共外交的组成部分;要综合各个方面的优势,建设长期、有效的文化外交。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让莫内讲座终身教授宋新宁对公共外交做了生动的说明:公共外交与传统外交的区别是不但要对别人诉说还要听取别人的反馈,只有这样才能让他国从“了解你”转变成“认同你”。他进一步指出,在文化外交的内容上不但要有传统的中国元素,还要向世人积极展示当代的中国。清华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主任、清华大学公共外交研究中心主任赵可金教授指出中国文化外交的发展要“接地气”。他从三个方面阐释了应如何“接地气”:一是要用世界语言讲“中国故事”;二是对文化外交的管理工作应做到“管、办”分离,要积极运用“项目制”等先进的运作模式;三是要运用好外交资源来为文化资源的传播提供良好的支撑,要有做好一件事的努力和心态,要注重关系的建构。
学者、专家们的精彩论述赢得了大家的阵阵掌声,来自文化外交一线,新闻界和地方政府的参会者就学者们的发言就自己的相关领域进行了介绍。文化部外联局国际处副处长邹启山先生详细介绍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和运作的历史与现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自然与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意城市联盟”等先后被我国接受,使我国从传统的文物保护政策调整为先进的文化遗产保护政策,有力地推进了我国的文化建设事业。他指出中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成果数量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内是居于领先地位的,这为我们做好文化外交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中国烹饪协会的秘书长冯恩援先生介绍了其进行烹饪国际交流的经验与体会,他建议国家应重视烹饪在文化外交方面的重要性。中共杭州市委宣传部王健儿部长对杭州市积极打造世界名人别墅的情况进行了介绍,他指出各地在打造文化产业上都倾注颇多,杭州只有敢于走在前面、勇于走在前面才能在文化产业的打造上做出更好的业绩。西湖申遗和国际教育创新大会的连年召开,不但提升了杭州的国际知名度,也促进了经济发展。上述发言,引发了与会者们的热烈讨论,大家纷纷对彼此熟悉、关注的领域进行了咨询和交流。
在与会者意犹未尽的感觉中,原人民大学UNERSCO中心执行主任、现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博士后谢喆平对本次研讨会进行了简短的总结:今天与会专家、学者、领导的发言为我们全方位的认识和把握中国的文化外交提供了大量有益的思考,同时为我们如何利用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这个平台提出了好的建议,本次研讨会可以说是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中国文化外交认识的一个回顾和总结,将会对未来的研究和文化外交发展有重要的推进作用。最后会议的主办方代表人杜越秘书长和张小劲教授对与会者的到来表达了感谢!至此,此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中国文化外交”专家会议圆满结束,与会者共同期许着中国文化外交的明天会更好!
(杜专家整理)